時間:2017-02-08 出處:http://www.552488.com 點擊:0
我國苗木產業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山川秀美工程的實施、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,各種苗木的需求量增大,加上產業門檻低,導致從業者的大量涌入;加之前些年房地產的異?;鸨?,大規格苗木的高價位大量使用,又誘導了大量商業資本投入,苗木市場出現了多年“狂飆式”增長。近一兩年,隨著國家宏觀調控、經濟調整力度的加大,逐漸呈現了今天苗木產業的現狀——嚴重的結構性過剩和短缺共存。大苗缺,需求少而價格高;小苗多,需求少而價格低;中等苗少,相對需求的較多??傊?,急需進行結構性調整。
未來3-5年,相當一部分定位不明確、粗放經營的苗圃將被市場淘汰,同時一些品種選擇對路、苗木質量好、誠信度高、市場嗅覺靈敏的苗圃企業將逐漸脫穎而出,苗木市場發展將逐步趨于理性和平穩,這種狀態將逐漸成為業界常態。
面對面對這種常態,廣大育苗戶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思想和不應有的打算。但我個人覺得:苗木市場發展到今天,正是市場規律的正常反應,不需要大驚小怪。人常說:“窮則思變”“思路決定出路”。今天我們廣大的苗圃經營者要有新思路,要徹底改變過去“皇帝女兒不愁嫁”和“破罐子破摔”這兩種極端思想,穩扎穩打、面向市場,以全新的思路來做好我們的苗木產業。
首先:要有長期堅持的信心和決心
苗木產業不是以前簡單的“小兒科”,也不是急功近利的“暴利”行業,“門檻”已開始提高,要樹立長遠的發展觀,做長線投資,注重長期收益。要有長期奮戰的心理準備,徹底打消只要栽下苗木,就能在短期內,大賺一筆或者放任自流,愛咋地咋地的思想;徹底打消苗木是一種懶莊稼,不需要多大的人力、物力的投入,管不管問題不大的思想;徹底打消要不要技術,樹都一樣在長,只要多上肥、多澆水就行的思想;眼下那些不看市場、不懂技術、不會管理,有錢就盲目進入的外行老板們,將很快被淘汰出局。
其次:新常態,新思路
?1、種植新品種,不如用新理念經營
靠炒作、忽悠發展新品種從而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。從前靠引進、選育新品種進行銷售,就能迅速見效甚至賺大錢,現在行不通了。廣大苗木生產企業經過了風風雨雨,已經開始理智與成熟。“新品種未必是好品種”已形成共識,種植了新品種也未必能賣得出去。無論是當前還是未來的綠化工程,使用苗木大都以鄉土樹種為主,對新品種的使用非常慎重,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適應。
?2、市場意識。在市場行情看漲的情況下,當初有些人誤以為這是個遍地黃金的產業,加之進入門檻低,很多苗農對這個產業不甚了解,市場意識不強,什么暢銷就生產什么,結果出現了同質化、低品質的惡性競爭,生產出來的產品市場占有率不高,或根本無人問津,使得一些苗農對產生悲觀情緒。相反,一些有眼光的投資者卻認為,當下是大好的發展機會,在他們看來,雖然現在苗木市場不太景氣,看似趨于飽和;但在一國家再強調建設生態文明,加快城鎮化建設,建設美麗中國的形勢下,對苗木產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。另外,優勝劣汰是市場規律,苗木市場或在重新洗牌之后,惡性競爭將會明顯減少,苗木市場也會逐步形成良性循環,那些做得好的苗木生產者必然會乘勢而上,搶占市場先機。目前,這種契機已經凸現,業內人士也稱之為“苗木產業的新新態”。苗木生產者在低谷時期應該多到外地調查研究,多作相互交流,搭建直產、供、銷的橋梁,順勢而為。
?3、信息意識。在當前應該做好聯盟協作,有條件的可實現抱團轉型升級,信息意識是必須加強的一個方面。轉型升級成功是目標,聯盟協作是途徑,互聯網是工具。做苗木也和其他行業一樣,比的就是信息,就是眼光,要有超前的信息和眼光,并付諸實踐,進入沒有競爭或減少有競爭對手的境地,靠的是對信息把握準確與否。生產什么苗木,把握信息十分重要,現在一些苗木生產者從自身實踐出發,尋找合作伙伴,將自己的苗圃變成為一些大企業的供苗基地,利用對方靈敏的信息資源,源源不斷為綠化公司、苗木電商提供充足的貨源,解決了苗木滯銷的困擾局面,贏得了市場商機。
?4、科技意識。苗木生產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,苗木生產者必須加強科技意識,讓生產的苗木的科技含量大大得到提高,提升產品的價值,這一點是大有潛力可挖的。長期以來,小規模苗木生產經營者,一塊地中常常會出現10多個或幾十個品種的苗木,大而全,大而同。如果采用科技手段,從冠型、分枝點、高度、冠型等要求上提高科技培育成分,則生產出的苗木就會受到市場青睞。目前一些地方生產的苗木以同規模、同形態的多,生產方與需求方很難合拍,這就給個別在姿態和長勢上奇特的苗木留下了較多的高價位空間,如紅葉石楠培養成自然樹狀、獨干柱狀的造型苗,進行錯位競爭,在市場中已呈現出了強勁的優勢。
?5、質量意識。為了適應市場需示,必須不斷提高苗木產品的質量,樹立精品意識,開拓市場,提高種苗的比較效益。一些苗木生產企業為了提高質量水平,立足于自身資源,打造精品苗木,在生產上重視機械化、精品化、容器化,彩色化的苗木培植,不僅用于園林綠化,而且走進千家萬戶,如一些苗木生產者精心培育的小型盆果、盆景、盆花,在市場上銷售很旺。
?6、物流意識。苗木生產地域性較強,栽植季節性也強,當自己的產品在近處或遠處成交后,面臨的是如何迅速轉動到所需之地栽培的問題,如果沒有強大的物流體系的支撐,是很難實現的。因此,無論是自己采購,還是網上交易,都需要現有的物流交易平臺,擔當起這一任務。
?7、標準意識。在綠化苗木產業中,其生產、經營的區域是不盡相同的,樹種品種及樹形樹勢的差異也較大,因而制定產品標準和規范化的生產技術規程難度很大。但是,隨著園林景觀建設總量的不斷增大和景觀風格的多元化發展,行業的提檔升級及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、品牌的打造,要求苗木生產必須用標準化作支撐,比如容器育苗、公路及城市的行道樹苗木,必須按標準化生產,這樣的苗木會大有市場。
?8、誠信意識?;仡^客是用誠信贖回來的,而不是用金錢買來的。沒有誠信的苗圃走不遠,一次有意無意的失信,將會慢慢傳遍全行業,不知不叫將會得到報應。因此,苗木生產企業要在業界樹立良好的口碑,為苗圃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?9、成本意識。在鋪天蓋地的苗木信息中,不知道大家是否覺察到了南、北方的信息不同,南方的苗木供應信息都標有價格,而北方的苗木供應信息大都沒有價格。新常態下的苗圃需要轉型,轉型期的苗木市場必定由“成本決定售價”的傳統觀念,轉換成“售價決定成本”的新意識。苗圃經營者要樹立成本意識,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通過科學規劃,精細管理,有效降低成本,在苗木平穩發展的常態下,只有較低的成本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具有決定性地位。
?10、培育合格苗木,錯時生產、批量生產,合作發展。要樹立合格苗木培育意識,合格苗就是當前市場上需求的一級苗和二級苗,要及早淘汰干形彎曲、嚴重偏冠、有病蟲害的三級苗。把產品質量放在首位的同時,要選擇差異化種植方式,即錯開時間上市銷售,要形成一定產量,達到同一品種、同一規格的批量生產,做到“人無我有,人有我優,人少我多”,以優爭先,以量取勝。
幾十畝或幾百畝的中小苗圃如何做?組織幾家或數家苗圃合作聯營,實行“三統一”,即統一種植規劃、統一苗圃管理、統一苗木營銷。每家的量雖然少,但幾家苗圃合起來的量就能滿足一個工程的需求。這就是在新常態下抱團取暖、合作發展的路子。
年關來臨,在苗圃經營的淡季,大家要走出去,一起交流種植經驗、考察市場動態、培養感情人脈,抱團取暖。
Copyright @ 2003-2016 津城園苗木網 版權所有 保留一切權利 冀ICP備13010643號-1
SEO支持QQ:1031040998換友情鏈接QQ:1031040998